(通讯员高雨欣、贺雨倩)7月19日上午,来自湖北省教科院苏航老师来到长江大学,给参加2025年荆门市初中物理教师培训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新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的讲座。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苏航老师,为参训学员带来“跨学科实践教学评——基于人教版九年级新教材的思考与实践”专题培训。苏航老师结合人教版九年级新教材跨学科实践案例,主要以“厨房中的物理、为家庭电路做设计、制作简易调光台灯、为节约能源设计方案”等跨学科实践活动,深度剖析和讲解,解析高效课堂构建路径,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

对于“为家庭电路做设计”这一活动,苏航老师建议从“安全、节能、实用”三个维度展开:物理层面分析电路连接方式、熔断器作用及电功率计算;数学层面通过统计家庭用电器功率,规划电路负载分配;德育层面渗透“安全用电”意识和“绿色生活”理念,让技术设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他特别指出,跨学科实践的“评”应聚焦过程——不仅关注学生最终的设计方案或作品,更要记录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如何用多学科知识辩论、在实验操作中如何调整参数、在遇到瓶颈时如何跨界寻找解决思路,这种“过程性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此外,苏航老师还分享了实践中的“小技巧”:比如将“制作简易调光台灯”与美术学科的“光影设计”结合,让学生在调试滑动变阻器的同时,思考灯光亮度对空间氛围的影响;在“节约能源设计方案”中,引入地理学科的“区域能源分布”知识,让北方学生考虑供暖节能,南方学生侧重空调能耗优化,使方案更具地域针对性。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跨学科实践如何让课堂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建构”,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使用者和创造者,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以实践促理解、以融合促成长”的教学新视野。

苏航老师的专题培训,不仅为参训学员提供了跨学科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与鲜活案例,更传递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纽带”的教学理念。从厨房中的现象观察到家庭电路的设计实践,从简易装置的制作到节能方案的构思,每一项活动都打破了学科壁垒,让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焕发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参训教师能将这些思考与方法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的探索中提升综合素养,让学习真正成为连接课本与生活、认知与创造的桥梁,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