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物电学院举行2025年第二期硕士研究生学术沙龙

       

(通讯员 李德萍)38日上午,物电学院在16B101102室举办2025年第二期硕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我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参会。

研究生江荣耀做了题为《旋轨耦合作用下双原子钠化物Ω激发态的研究》的报告,运用了多种先进的计算方法,成功计算出了NaBi+NaTl+两个体系的相关势能曲线,并进一步获取了其电子组态、光谱常数和跃迁性质等详细信息,为探索离子分子的稳定性、反应机制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生杨福龙的报告题目为《高压下三元金属硼氢化物的独特结构与超导电性》

采用USPEX预测软件结合第一性原理,在高压下对三元Sr-B-HY-B-H体系晶体结构进行搜寻,对产生的新结构研究了其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以及力学、动力学稳定性、电子性质、声子性质和超导电性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性质。丰富了对三元金属硼氢化物结构与超导电性的认识,也为实验合成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研究生陈伟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Sr(Ca)GdAlO4:Dy3+/Eu3+稀土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面对全球能耗不断增加的挑战,稀土掺杂固态发光材料在清洁节能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对于实现低压受激发光源具有关键意义。

究生曾子龙做了题为《基于狄拉克半金属可调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与研究》的报告。发现在众多超材料中,Dirac半金属被誉为三维石墨烯,具有高迁移率、超快瞬态时间和低能光子检测等显著特性。与石墨烯相比,Dirac半金属不仅具有更低的固有损耗,还更易于加工,物理性质更为稳定。可以通过静电掺杂或栅极电压主动改变费米能,从而动态调节表面电导率。这一特性使得Dirac半金属在太赫兹波段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石墨烯类似,但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研究生郑建新针对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该研究深入剖析了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教学内容,精心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当前一线学校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为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具有实操性与参考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生刘耀恒做了题为《基于STM32的电子油泵控制模块优化设计》的报告。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选型与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优化了电机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等关键部分,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的程序结构,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实现了对电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控,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效提高电子油泵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故障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有望在汽车冷却系统领域引发新的技术变革,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究生周政做了题为《CER论证模型在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单元教学为例》的报告。结合教学实际,梳理适合开展论证式教学的内容,以CER模型为框架,设计并实施了论证教学实践。同时,开发论证能力评价工具,分析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论证能力变化。发现引入论证式教学的单元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了物理概念的掌握。

研究生夏军针对传统的统计方法和单一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空气质量精度和适应性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系统地开展了理论分析、数据构建、算法设计与实验验证为空气质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研究生李文志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创新的探针扫描系统,为微观探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该系统包含精心设计的隔音减震系统和高精度的扫描系统。能够将样品和探针的距离精确推进至隧穿距离,通常在几个纳米的范围内,且样品和针尖不会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可能的损伤。这为材料科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生关续强的汇报题目为《半导体光学产品的优化设计研究》,针对薄膜制造及清洗相关设备进行了深入优化,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更为半导体光学制程设备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本次学术沙龙为师生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仅有助于拓宽师生们的学术视野,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审核 王宁    编辑 裴启明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5-03-09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地址: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 邮编:434023 办公室电话:0716-806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