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物电学院举行2025年第一期求实导师学术沙龙

       

(通讯员 裴启明)31日上午8:30,物电学院2025年求实导师学术沙龙第一期在16B103B104教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硕士生导师罗健老师与新入职的辛金鹏老师为大家做学术报告。

罗老师以《聚乙烯醇薄膜对分子发光的调控》为题展开报告。分子的辐射与非辐射弛豫通道受势能面控制。通过调控外部环境改变分子势能面,进而影响其发光性质,这不仅能加深对分子光物理性质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理解,还有助于开发环境响应型智能有机发光体。罗老师介绍了课题组利用聚乙烯醇薄膜微观环境,对木犀草素和核黄素发光性质的调控研究。借助稳态荧光光谱、瞬态荧光光谱及含时密度泛函计算,揭示了聚乙烯醇薄膜的空间限制作用阻碍分子非辐射弛豫通道,实现了分子从无发光到有发光的转变。

辛老师带来《含镝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结构及单分子磁体性质研究》的报告。富勒烯是由特定数量碳原子构成的封闭笼状分子,性质稳定,嵌入金属或金属团簇形成内嵌金属富勒烯(EMFs),可以表现出特殊的理化性质,改变碳笼结构和团簇类型可以实现EMF结构与性质的调控。当镝(Dy)、铽(Tb)等磁各向异性较大的镧系金属(Ln)嵌入时,EMFs表现出单分子磁体(SMM)特性,具有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和量子计算的应用前景。单核SMM结构简单,只需考虑一个磁性中心的配位环境,因此是研究磁构关系的理想平台,但是普遍存在的磁化量子隧穿(QTM)对实际应用很不利;多核SMM通过磁耦合产生额外的翻转能垒,可以有效抑制零场QTM,但是4f电子轨道收缩导致Ln-Ln磁耦合通常很弱。报告人通过普鲁士蓝实现含Dy单金属氰化物团簇富勒烯的高产率合成,并对其团簇-碳笼相互作用和磁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设计合成闭壳层电子结构的内嵌双金属富勒烯,产生直接的4f-4f耦合,有效抑制零场QTM,大幅提高SMM性能;通过大磁各向异性的Dy3+替换抗磁性的Sc3+,合成新型内嵌三金属碳化物团簇富勒烯Dy3C2@C80,首次在Ln中构建三金属单电子(3c-1e)金属-金属键,通过电化学可以实现Dy-Dy-Dy金属键强度的调控,特殊的3c-1e金属-金属键将会产生独特的磁耦合作用,对于新型SMM磁弛豫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求实导师学术沙龙展示了物电学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有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交流共享,为师生搭建起广阔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对提升学校及学院整体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水平影响深远。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相关领域研究有了更深入认识,对未来科研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审核 张华峰 编辑 梁军)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5-03-01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地址: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1号长江大学东校区 邮编:434023 办公室电话:0716-806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