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依蒙)11月8日上午,物电学院在16教B105、A106室举办2025-2026学年第四期研究生学术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目标检测、物联网应用、天体物理、激光材料、光通信、环境化学、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等多个前沿研究领域,9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依次登台分享个人研究成果,全面展现了学院研究生扎实的科研功底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在智能算法与物联网应用方向,三位同学深耕技术落地。李宁针对YOLOv11算法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优化架构并研发RSE-YOLO模型,实现精度与速度平衡;陶袁怡融合多技术改装传统风扇,打造低成本智能系统;刘李提出光通信协同架构,提升链路异常响应与评估能力。

在前沿物理与激光材料领域,两位同学攻坚核心难题。钟昕怡结合中子星、奇子星模型,探究状态方程对毫秒脉冲星自转的影响;许明昶搭建检测系统,揭示熔石英材料温升与内部杂质、表面状态的关联。

在环境化学与高分子材料方向,三位同学创新研究路径。聂钦坪发现高岭石-腐殖酸颗粒物抑制苯海拉明光解,证实双机制共同作用;黎政通过羧酸改性PVA,明确影响薄膜防水与光学性能的关键因素;胡梦蓉研究5-甲氧基黄酮光物理性质,为光学材料提供新型发色团。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胡国锐聚焦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针对传统电池电子传输层受限致商业化难的问题,他以MgSO4为添加剂引入SnO2溶液,通过镁离子取代Sn位点调控薄膜形貌、钝化界面缺陷,优化浓度后成功制备出效率达8.33%的CsPbBr3太阳能电池。

学院研究生在多领域的研究进展借本次论坛得以集中展现,跨方向的学术交流也在此过程中有效推进。参与师生反馈,此次活动不仅能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还对个人后续科研探索,以及学院学术研究深化、人才培养提质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审核:王宁 编辑:邱浩然)